第140章首战大捷(下)-《汉末高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投降不杀!”

    “投降不杀!”

    这时,已经没有马蹄的巨响了;冲天的呐喊声传遍整个战场,所有的黄巾军都听到了。

    人员死伤无数,连渠帅都生死未知,他们又如何逃脱骑兵的追杀?

    有人带头投降,于是周围的人纷纷效仿,相继放下武器向幽州军投降。

    高顺见黄巾军已投降,心中大喜,剩下的人都是身强力壮之人,体弱者早被拥挤践踏而死了。

    忙命令官兵对投降之人分开看押,所有家属被押送到易水之北,所有的青壮在登记之后被要求去挖坑、收集死者尸体、回收箭支、搜刮战利品等工作。

    统计工作由十几名初级文官处理;4个部曲的步兵也被调来帮忙。

    现场由颜良等人看守;高顺与李强带领中军返回军营,他急着去提讯程志远和邓茂,争取让两人投靠,否则直接杀掉,当做战功上缴朝廷。

    范阳县的县长、县丞、县尉以及各大家族的族长等人全部站在城墙上默默的望着南方,焦急的等待着战争的消息。

    黄巾贼来袭,让他们整日提心吊胆,虽说有军队驻扎在城外,不过数目太少,若是战败,军队可以迅速撤离,而县城却是搬不走的。

    为了预防万一,各家族也派出所有的家丁,县尉又组织了城内全部的青壮,到城墙上坚守。

    南方传来冲天的呐喊声以及战马的奔驰声,已让城内所有人的心都悬到嗓子眼了。

    到中午,在易水北岸等候消息的人,在得知胜利之后,立即奔回县城报信。

    县长大喜,立即命县丞组织各大家族犒军,他和县尉急急的赶往军营。

    面见高顺之后,高顺安排他们去协助归拢战俘、清点战功。

    当晚,捷报分别送往京师洛阳和蓟县刺史府,斩首25000人;高顺隐瞒了俘虏人员,功劳归上谷郡都尉李强指挥,以及护乌桓校尉府军候颜良、关羽、张飞和文丑等四人。找本站请搜索“6毛”或输入网址:.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