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意外投降-《汉末高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果然不负沮授所期望,临泾县胡家的族长提出,愿前往城内招降这些羌人。
    安定郡临泾县胡氏作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著姓郡望和文化望族,其族系根深而叶茂,遍布黄河上下,大江南北,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,有“天下胡氏出安定”之说。
    此时的胡家已在安定郡居住三百多年,是临泾县乃至安定郡第一大族,在安定郡的胡汉势力中有着崇高的威望。
    沮授不敢让其去冒险,便反驳道:“此举太过危险,实不足取!”
    胡族长笑道:“哈哈,军师多虑了,羌汉战争打了百年之久,羌人降了反,反了降,他们早已习以为常,我等已是见怪不怪。”
    其他几县的大族族长也愿意一起前去劝降,并坦言,即便这些胡人不投降,也不敢对他们不利,请沮授尽管放心。
    几位族长都感觉这是轻松赚取沮授好感的机会,认为劝降将会非常容易;现在临泾城被汉军包围,城内胡人既无外援,又失去了突围的机会,投降是他们唯一的活路;且投降汉军对胡人来说并不是可耻之事。
    程武感觉众人之言有道理,城内的胡人还会认为城外的官兵与以往的官兵相似,在他们投降后会把他们另行安置为民,这样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把握住。
    徐晃感觉,在劝降的同时,可在城外展现大汉军威,给城内胡人以更大的压力,威逼他们投降。
    沮授经过沉思,感觉以往的平叛,在羌人投降之后,异地安置为民,一是出于安抚蛮夷的目的,彰显大汉皇威;二是因为以往的军事主管有意纵容,有养寇自重之意;现在可趁对方不了解他们,故伎重演,待他们出城投降,放下武器之后,可随他处置。
    于是便同意了众人的请求,先去劝降;再说了,即便劝降不成,他也没有损失。
    几位族长得到沮授的批准,心中大喜,在仔细合计之后,便前往临泾城下要求面见羌人豪帅。几人被用藤筐吊上城墙,进入城内。
    对于几位族长的到来,羌人豪帅并不惊讶,他们经常打交道,早已非常熟悉。
    胡族长开门见山,直接提出让城内羌人投降城外的汉军,并叙说了周边的局势,他们已被四面合围,绝无突围之机。
    胡人也有情报系统,知道胡族长不会欺瞒他们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