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繁忙的高顺-《汉末高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并州军的地盘为太原郡、上党郡、河东郡、雁门郡、新兴郡和吕梁郡;吕梁郡乃原西河郡的黄河以东地盘,除去北部新兴郡所占的地盘,驻地在离石城。

    并州军有徐晃、宋宪、关羽、管亥和小将郝昭,有骑兵六万,步兵三万。

    凉州军归沮授直接管辖,驻地沙南县。

    黄河以西以南的地区,自南至北设为三郡,河西郡郡治在高奴;上郡郡治在肤施;朔东郡郡治在沙南县,主要考虑的是后勤补给方便,后期关羽便驻扎此地;这三郡皆归并州牧周飞管辖。

    匈奴王庭被迁往临戎城,放牧区为朔方郡黄河以南、朔方城以西的地区和原来匈奴右贤王部的牧区,被命名为朔南郡;匈奴左贤王部被迁往北地郡廉县驻扎,也就是后世的银川,放牧区南到富平县,牧区被命名为宁夏郡。

    戏志才亲自指挥,张杨的部队和家属一边撤出,匈奴左贤王部一边进驻,搬迁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
    对如此平坦且水草肥美茂盛的牧场,匈奴左贤王以及手下诸将皆非常高兴,非常乐意搬迁;只是匈奴单于的牧场面积大,却异常干旱,只有沿黄河两岸狭长地带的水草还算丰盛,不过这样的面积太小,对此有些不满,不过现在大汉边军强势,他不敢反驳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搬迁大工程是周飞所辖官兵以及家属的搬迁。

    徐晃所辖官兵和人口最多,便迁移到吕梁郡驻扎,正好填补匈奴左贤王部迁移后留下的空白,小将郝昭任徐晃的别部司马,并跟随徐晃学习;关羽部去太原郡驻扎,宋宪部去上党驻扎。

    沮授所辖五万骑兵和两郡郡兵和家属,全部迁移到河西三郡安置,正好利用匈奴搬迁后留下的空地以及宋宪所部搬迁后留下的空地;难度是搬迁人口太多,搬迁距离远;而且还有大量的百姓跟随,对这部分人,高顺严令必须接纳,且务必安置好,这无形中增大了沮授的难度,好在已经秋收了,搬迁时间比较宽松。

    经历百年战乱的凉州百姓,好不容易过上了一段时间的稳定生活,谁也不原因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,现在沮授等人要迁移,官兵家属也要迁移,那些百姓宁愿舍弃一切家财也要跟随,他们相信,广年侯是不会放弃他们的,他们只要紧跟广年侯,一定能过上稳定的日子。

    沮授所辖骑兵比较多,主要战将为麹义、程志(程志远);为了加强沮授的力量,高顺把臧霸和范财(卜己)从青州调给沮授任中郎将。

    从别部司马到中郎将是一个很大的跨越,范财和臧霸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调遣;高顺此举也是为了加强对两人的管理,让他们脱离原来的地盘。

    董卓派人查看安定郡、北地郡以及左冯翊的夏阳县等几县和上郡南部几县,搬迁后的情况,汇报上来的结果令董卓非常高兴,那里修筑了宽阔的大道,开辟了大量的农田,修筑良好的灌溉设施,且都陪同众多的房屋等,唯一的缺点是人口太少,需要从其他地方向这迁移人口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