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4章徐州密约-《汉末高顺》
第(2/3)页
高顺不喝酒,宴会气氛低了许多;幸好还有麋竺,不至于过于冷场。
饭后,众人散去,高顺与陶谦来到书房。
陶谦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君侯,老夫今年七十,所剩时间不多了,希望在老夫走后,君侯能照料老夫的家人,老夫愿意奉上徐州交换。”
高顺对此看的明白,历史上,陶谦没有其它选择,只能把徐州让给刘备,希望刘备能保护他的家族,只是刘备自保都成问题,如何照顾他的家族呢?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。
这一世,他来了,徐州必将是他的,只有在他的保护下,才能免除徐州百姓惨遭战火蹂躏之苦,只有他才能保证陶谦家族昌盛几代。
即便高顺很想要徐州,他还是要谦让一番的,于是高顺立即笑道:“哈哈,陶刺史多虑了,您身体硬朗,再有十年也无大碍,顺可不敢有非分之想。”
陶谦没有在意高顺的恭维,继续说道:“老夫两个儿子,皆不成器,文不成武不就,老夫不祈求他们大富大贵,能有口饭吃、不流落街头就不错了。”
高顺还是反驳道:“国之重器,岂能私授?”
“君侯,当今天下大乱,难道把徐州交给董贼?还是交给各位野心勃勃的军阀?那样只会给徐州带来战火,让百姓惨遭杀戮,这是老夫的私心,为了徐州六百万百姓,望君侯成全!”说着,陶谦起身,对高顺一拜。
高顺忙起身止住陶谦,他可不希望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对他行此大礼,于是严肃的说道:“非是顺不应,现在陶刺史身体硬朗,可待以后再谈。”
陶谦痛心疾首的说道:“君侯,老夫时日无多,不安排好子孙后事,老夫岂能安心?望君侯成全!”
高顺心想,陶谦是真诚的,那就提前安排好他的家人,让他安心,不管如何对待,都会比历史上的遭遇要好,于是笑道:“哈哈,陶刺史过谦了,青州、冀州随时欢迎他们前往,可置业买宅,顺可保他们几世富贵。”
陶谦对高顺的承诺非常放心,毕竟高顺才二十多岁,比他的两个儿子的年龄小多了,由高顺照顾他的家族,至少保证几代人的安全,这他就放心了。
陶谦现在不缺钱,买地置业皆不成问题。
高顺认为,现在还不能过度的刺激董卓,且陶谦的辖区内还有公孙瓒和刘备,他若是进来,必然会打破当前的势力平衡,所以,暂时不能明着接收徐州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