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2章水军改革-《汉末高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艨冲:艨冲是汉代水军的主力船型。船体狭而长,机动性强,便于冲突敌船,此船“以生牛皮蒙船覆背,两厢开掣棹孔,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,敌不得进,矢石不能败”。刘表建水军就建有大量的“艨冲”战船。历史上孙权征讨黄祖,黄祖“横两蒙冲”挟守夏口。
    冒突:又称“冒突露挠”。“露挠”,即人在船中,楫露于外,“冒突”,即冲锋。此船防护设施比较完善,主要用于袭击敌船。
    赤马:又称“赤马舟”。船体一般红色,疾如奔马,是一种高速战舱,又名为“马舸”,意思是飞驰如马奔腾陆地之态。
    斗舰:又称“战舰“,是战船。船上四面设三尺高的女墙,半身墙下开孔,桨棹露于外,“舷内五尺,又建栅与女墙齐,栅上再连女墙”,“其内如牢槛”。“重列战敌,上无覆背,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”。
    走舸:如战船,舷上安重樯。棹夫多,战卒少,皆选勇士,精锐者充棹夫,往来如飞,乘人不备,兼备非常救急之用。
    游艇:小艇,以备侦察、探候,非战舶。无女墙,舷上左右桨床随艇大小长短,四尺一床,回军转阵,其疾如飞。
    高顺又问道:“那运输船呢?”
    “主公,运输船选的是大舡,是对外租赁和民用的运输船型;主公提供的帆船和工匠制作的帆船全部用于水军作战之用,或者运输关键的军用物资,全部布置在渤海,这样的话也避免了技术泄露。”
    大舡:又称“大船”、“大舶”。是运输船。历史上孙权有大船,名“长安”,可载近3000人。
    高顺对高伟的决定没有反驳,感觉这样正好补充帆船不足的困境,并可培养出一批运输人才,作为此后扩大水军的理想人选;且把有限的帆船用于连接青州、平州、幽州和冀州的海上交通,更能发挥出帆船的价值。
    “好,按照你的方案执行便可。”高顺前世和今世皆生长于内陆,对水军了解甚少,他不想外行指挥内行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,还是让内行人来指挥、决策吧,再说了,高伟是系统人员,对他忠心耿耿,他非常放心。
    高伟又夸赞道:“主公,那些造船的高级技师,水平果然了得,不仅消化吸收了帆船的制造技术,已能制作五百吨级的帆船了,而且把船舵、船锚等技术利用到其它船只上,效果非常显著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