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4章潜伏三年-《汉末高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孔融的名气并不大,但其身世还能被各方所接受,这也算是一种妥协吧;高顺也不希望打压儒学的事情做的太明显了,毕竟现在他还没有统一全国。

    时间过的很快,转瞬而逝,几年时间一晃而过。

    董卓在几年内靠搜刮洛阳富户的财富、挖掘皇陵里的财富,维持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的水军已建成,取得了不错的战果,已把刘磐的水军驱逐出汉水,并控制了从夏口到夷陵之间的长江水道。

    襄阳城岌岌可危,随时有被攻陷的可能;刘表、蔡瑁等人已提前把家属送往汉寿城。

    董卓感觉南下时机已到,于是要求朝廷把年号从初平七年改为兴平元年(196年)。

    这几年,董卓也没闲着,也在忙于布局。

    首先,任命大儒马日磾为交州刺史,并调张济的侄子张绣任其校尉,掌管兵权。

    马日磾的家属皆留在洛阳,便于控制,且其为大儒,忠君爱国,绝不会做出反叛之事。

    等他大军南下之时,便可与交州张绣合击刘磐。

    其次,派南郡郭汜进攻巴蜀,准备抢占巴蜀粮仓,不过遭到刘焉猛烈抵抗,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董卓大怒,以谋反罪斩杀刘焉在朝廷为质的两个儿子,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。

    最后,派人招降秦关、孙策和笮融等江南势力,袁术直接没有招降的可能,董卓亦不愿自取其辱。

    孙策一口回绝了董卓的示好。

    笮融得秦关支持,日子过的舒坦,一切以秦关之命是从,以下属自居,他心里明白,离开了秦关的支持,他必会被袁术击败,更不是孙策的对手,务必紧紧的抱住秦关的大腿,方能存活于乱世。

    秦关和笮融表面顺服朝廷,秦关获得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一职,笮融获得了新安郡太守之职,皆成为朝廷命官。

    秦关还象征性的向朝廷缴纳了少量的税赋,大约为十万石粮食,派水军运送至荆州南郡江陵城。

    董卓非常高兴,任命秦关为扬州牧,并令其消灭袁术和孙策,这两人可是董卓非常痛恨的人。

    秦关获得了征伐之权,却一直隐忍未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