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6章高顺论天下(上)-《汉末高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高顺晓得:“哈哈,看来子扬思考过了,不错,天下虽大,中原地区也适合耕作生活;但是这只是表象,只是因为这里开的早,若是论适合耕作,扬州每年可两熟,广州和交州每年可三熟,若是开好了,仅仅扬州和广州之地产出的粮食,便能养活几万万人口,潜力巨大啊。”

    刘晔又问道:“主公,南州水土温暑,加有瘴气,北人南至,致死者十必四五,即便当地之人,每年也有大量死于瘴气者,如之奈何?”

    高顺想了一下,解释道:“南方水多,很多地方是死水,这些死水中长有一种很小的虫子,非常小,所以喝水的时候一定要烧开,不能喝生水;其次,灭蚊,有瘴气的地方一定有蚊,而染病的人一定被蚊叮咬过;最后,要及时就医。”

    刘晔惊讶的问道:“主公,中瘴气之毒后能治好?”

    高顺肯定的说道:“能,但是不能晚了,要是错过了最佳时机,神医也救不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很好奇,刘晔又问道:“主公,您没去过南方,何以知之如此详细?”

    高顺道:“哈哈,这也是我为什么花那么高的代价保存下洛阳,保存下东观图书;里边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,却不能被利用,现在东观有几百人,在整理那里的经书资料;其中有《神农本草经》,此前只能由医匠口口相传,以至于错误百出,而如此珍贵的医经却躺在东观,被束之高阁,不被重视,现在我已令神医对每个药方进行核对,若是整理完毕,则要刊印,行天下,造福万代。”

    高顺也不知道东观有没有这本书,但是他记得前世,有一位科学家,就是因为东汉医书中的一个药方的提示,才提取了治疗疟疾的药物,获得了诺贝尔奖,所以,他准备把系统升级赠送的医书,借助这个名义刊,造福天下;现在正让华佗对每个药方、药物、病情进行核实。

    高顺不由感叹,这东汉的蚊子可比后世多多了。

    浏览阅读地址: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