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做个小买卖-《八零辣媳:我靠美食腰缠万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苏宁到了菜市场,这会儿上午九点多,是上班时间,但人流量也不算小了。

    说是市场,其实就是在两条胡同里聚集了很多的小摊贩。

    有卖菜的,卖水果的,卖各种生肉和熟食的,卖面食的,推车烤地瓜,烤苞米的,卖糖果和点心的,还有各种小孩子的小玩意儿。

    苏宁自己盘算着经营的方向,虽说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了很多,没到吃不上饭的程度,但北方人还是习惯吃正餐,而不是小食。

    这会儿天已经渐渐热了,市场上已经有了三个卖盒饭的商贩,她再做盒饭,街坊未必认,而且闷太久的饭菜口感就不好了。

    炒饭和炒面相对来说,是个比较理想的经营方向,而且,现场制作,对于她来说,是市场里的独一份,她的手艺就是她的优势。

    县城说大也不大,做的基本上都是回头客,熟人的买卖,尤其餐饮这一行看的是口碑。

    既然要做,苏宁打算从一开始,就把品质做好。

    这会不到中午,苏宁还不是很饿,就买了一个烤地瓜,顺便打听了一下摆摊的流程。

    一问才知道,其实这里并没有太正规的管理和规章制度,就是因为这里距离汽车厂和正在建设的新型综合商厦近,附近居民多,有购买需求,才有了这么个地方。

    商贩们早晨就来占摊位,占着哪个就算哪个,一人每天的摊位费是一块钱,由市场管理员来收。

    汽车厂的工会里有好几辆公用的三轮车,只要签字就能够借用。

    液化气罐交五块钱就能租来一个。

    苏宁就只需要准备个燃气灶,一次性的筷子和餐盒,剩下做饭的家伙什家里基本都有,也就不用再买了。

    前期投入的成本不会太高,主要是耗人力和手艺,关于自己的手艺,这点苏宁还是有信心的。

    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之后,苏宁开始在小市场里采购,和几家菜贩子聊了聊,混个脸熟之后,又去了趟日杂百货,把需要的东西都置办齐了,还花了一块钱掏了一块二手的手表来。

    干餐饮的,时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