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一章 人名树影-《我在末世有座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作为一个普通人家长大的孩子,宋子瑜从小到大都从未高估过自己,这是普通家庭的人一贯的性格,但也给了宋子瑜格外的清醒。
    但宋子瑜并不明白自己曾经给荒原带来了什么改变。
    自己为什么会让人那么多人怀念自己。
    作为一个“致力于让荒原吃饱饭”的人,别管宋子瑜的出发点是什么,但这件事情在宋子瑜的力促下,做成了。
    宋子瑜给龙山带来了的改变。
    给荒原带来了个改变。
    让饥民有机会吃饱饭。
    让普通人有机会启智。
    宋子瑜的一系列的施政方针,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荒原这片土地。
    在宋子瑜主政龙山的时候,很多事情只是起了苗头,未来如何,当时还看不出来。
    但当宋子瑜消失以后,当战争到来的时候,舞台中央换了人,什么牛鬼蛇神都能乘风而起,站上舞台咋咋呼呼蹦跶一圈,然后留下满地狼藉……这个时候,人们总是非常怀念一些逝去的美好。
    其实这个道理很好理解,譬如虞夏国曾有以为戴眼镜的长者。
    当他竹杖为马孤身一人从东海市奉诏入京师。
    而后又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主政虞夏国的峥嵘岁月。
    十年间,这位长者留下了什么,当时的人都不甚了解。
    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    很多无知的年轻人,甚至喜欢拿长者异于常人的长相和表情来调侃。
    坊间笑称加一秒。
    殊不知……
    当那位老人最终驾鹤西去之时,虞夏国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,当国运不可避免的开始下行的时候……
    人们对那位老人的缅怀和感恩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    上了年纪的中年人总是很喜欢忆从前。
    那时候,虞夏国人也许很穷,但思想是前所未有的开明,人们的眼中有光,大家还不单纯是人矿,不用掏空六个钱包当房奴,不会担心在学校里突然失踪,找到的时候内脏被掏空了,也不会担心讨要农民工工资的时候会被指责“恶意讨薪。”
    那个时代人们坚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,相信读大学就能找到上升渠道,阶层固化还远没有到尽头……
    只是当时人不知罢了……
    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已惘然……等到回忆的时候,虞夏国人最美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了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鲁洪回到了昆山军队驻扎的营帐,见到了自己二叔。
    鲁俊仁,鲁威死后便继承了昆山聚居地首领的职务。
    “二叔,我回来了。”鲁洪走进大帐。
    “侄儿你回来了!我还以为你遭遇不测了!”营帐中的老人宿夜未眠神色紧张。
    等见到鲁洪,老人这才放松了表情。
    随即,老人冲着鲁洪一个劲数落道:“阿洪,我警告过你不要以身犯险,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,我怎么向你死去的父亲交代啊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