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运输-《大明:天下第一皇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那名老匠人正准备退休,而且孩子还小,拿着这么多钱足够他再磨出一把金刚钻的了。
    胡长安又命人拿来了一把直尺,耐心的切割起了玻璃。
    胡长安的动作,分外的小心。
    要是一下子割偏了,那之前所做的一切,可就都是白费了!
    胡长安割出的玻璃,每块并不算太大。
    虽然胡长安也想做一扇气派的落地窗,不过考虑到工艺原因,胡长安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。
    要是安装时一个不小心把玻璃砸碎了,胡长安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的。
    胡长安下手很小心。
    其他的工匠们也是围拢在胡长安身边,静静的看着他操作。
    终于,玻璃切割完成了!
    胡长安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,终于是松了口气。
    胡长安望向众人,问道:“你们看明白没?”
    “看明白了!”工匠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。
    于是胡长安便示意工人们自行上手操作。
    大家商量了片刻,推选出了一个矮个子的工人上手操作。
    这个工人据说在家里帮着母亲干过针线活,手上比较细心。
    于是在众人的努力下,刚刚制成的玻璃都被切割成了方方正正的小块。
    当然,边角料胡长安也没扔。
    这些边角料只要稍经加工,就可以制作成小巧的随身镜。
    在大明,很多女性都有随身带镜子整理仪容的习惯。
    胡长安相信,要是能推出用玻璃制成的随身镜,一定会大卖的!
    既然制作窗户要用的玻璃已经制作好了,接下来就是装运了。
    虽然玻璃作坊距离胡长安新买下的铺子不算太远,但是路上必然还是要牵涉到运输的。
    胡长安可不希望玻璃运到铺子里就变成了一堆碎渣。
    于是胡长安便命那些工人们,用之前准备好的稻草,细心的把这些切割好的玻璃包裹好。
    古代可没有像现代一样便捷的泡沫塑料,于是胡长安也只能命人把这些玻璃用稻草包好了。
    起码这也是聊胜于无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