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感受到王美团的目光,迈克·格兰身体微微前倾,双手交叉放在桌上,用他那带着口音但流利的中文开口了: “王先生,我必须承认,在你的描绘下,校内网展现出了非常清晰的路径和巨大的潜力。” “它很有希望成长为中国版的FaCebOOk,甚至,在未来某个时间点,实现对它的超越。” 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更加正式: “我们莫格风险投资基金对社交网络赛道,特别是拥有清晰本土化策略的中国项目,抱有极大的兴趣。校内网正是我们关注的那类公司。” 这番开场白并未出乎王美团的意料,几次接触下来,对方的兴趣是显而易见的。 然而,当话题不可避免地切入最核心的估值问题时,会议室内友好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滞。 尽管有过沟通,但双方在估值上的分歧始终是最大的障碍。 王美团团队为校内网本轮融资开出的价码是3000万人民币的投后估值。 这个数字在迈克·格兰这样的专业投资人看来,无疑是过于激进了。 他冷静地指出:“王先生,校内网从创立至今仅约半年时间。 据我所知,除了创始团队初期投入的一二十万资金,唯一的外部融资就是陆阳先生的60万人民币。 换言之,公司至今消耗的总资本还不到100万人民币。” 他摊了摊手,做出一个难以理解的表情: “仅凭这不足100万的投入和半年的运营,就期望估值达到3000万人民币,这其中的溢价有些高了。” “我们认为,这远远超出了目前阶段公司实际价值所能支撑的范围,不符合市场惯例,也超出了我们的风险承受模型。” 随即,迈克·格兰抛出了莫格基金的底线: “基于我们对现有用户数据、增长曲线、市场天花板以及团队执行力的综合评估,我们认为一个更合理、也更公允的估值是——投后2000万人民币。” 陆阳坐在一旁,冷眼看着双方就这个巨大的差额你来我往,唇枪舌剑,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笑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