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他们的核心逻辑是,只要新进入的资本估值合理、有利于公司发展、能提升红杉所持股份的价值,他们就没有理由反对。 红杉是成熟且理性的投资者,不会像陆阳这样带着深远的战略意图去干预管理权平衡。 沈南鹏作为顶级投资人,只会从投资回报角度评估新融资,没有动机配合陆阳去“狙击”创始人引入新资本。 其次,强行联合抵制会引发创始人强烈反弹。 如果陆阳和红杉真的联手阻止新融资,就等于公开站到了创始人张帆的对立面。 这必将引起张帆及其团队的巨大反弹和不信任,导致公司内部矛盾公开化、尖锐化。 这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关键期、需要团队高度凝聚力的占座网来说,无异于自毁长城。 内耗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超新融资带来的股权稀释。 再者,占座网确实需要新血液。 拉新和支付系统的推广是极其烧钱的业务模式。 仅靠现有股东追加投资,压力巨大且不可持续。 引入新的战略或财务投资人,带来更多资金和资源,才能支撑占座网继续跑马圈地,巩固其市场地位。 从长远看,一个健康发展的占座网,其价值提升带来的股权增值,远比短期内防止一点点股权稀释更重要。 权衡再三,陆阳还是做出了决策。 他的眼神恢复了平静,语气沉稳而坚定: “张帆既然想联系新的投资人,就让他去联系吧。我们只需要在融资过程中保证我们的核心利益不受损。” “即反稀释条款必须落实,确保我们有权利按比例认购新发行的股份,避免我们的股权被被动稀释。” “至于其他方面,可以暂时放一放,不必强行阻挠。” 陆阳顿了顿,思维已经跳到了另一个战场: “不过,立强,这倒提醒了我。既然占座网这边暂时按张帆的节奏走,我们的精力和资源需要更多地向校内网倾斜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