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提出立法-《大宋第一匠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吕夷简道:“臣谢过官家。”

    赵祯问道:“富弼传回信说,辽国对我大宋在河北路建城颇为不满,你觉得我朝该如何应对”

    “老臣觉得还应该按原定计划行事。”

    赵祯又道:“如今国库空虚不宜与辽夏同时开战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思忖片刻后道:“有林致远在官家不用担心钱财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赵祯道:“他如今说没办法,朕觉得他还在跟朕置气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怒道:“他是大宋的臣子,理当为官家分忧。”

    “朕也拿他没有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听说他要追究那些人的责任,还要限制谏院风闻奏事的权利”

    赵祯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吕夷简又道:“官家同不同意此事”

    “朕只是担心此事会对台谏不利。”

    “官家不如听听他要怎么改。”

    赵祯闻言思忖片刻后道:“此事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他随即让张茂则派人请几位宰辅和林近进宫。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。

    几位宰辅与林近都到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赵祯问道:“致远,你要求限制谏官风闻奏事的权利,可是心中有了对策”

    林近闻言回道:“臣认为谏院与御史台的奏事权,需立法加以限制,谏官违反律法就要追责。”

    林近此话一出御书房内几人都是一惊,这是要建立追责的制度啊!

    赵祯又道:“详细说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“风闻奏事本就不合理,所以必须取缔。”

    章得象道:“风闻奏事自古有之,怎么就不合理了?”

    林近质问道:“请问章相,谏官满口胡言致使国库损失惨重,竟然没有一人被问责这合理吗?”

    章得象反问道:“限制谏官风闻奏事的权利,朝廷靠什么监察百官”

    林近摇头道:“不允许风闻奏事,并不是不让他们奏事,证据确凿的事还是可以参奏的。”

    谏官本就是朝中清除异己的利刃,如果事事都需要证据那岂不是难上加难。

    吕夷简要病退了,章得象此时在朝中资格最老,他当然不希望这柄利器自己还没用就被林近阉割了。

    章得象对赵祯道:“官家,臣觉得此事不妥。”

    赵祯闻言看向吕夷简,“吕相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“臣也觉得可以限制一下谏官风闻奏事的权利。”

    赵祯又问道:“晏相呢?”

    晏殊道:“臣听官家的。”

    林近头顶一只乌鸦飞过,暗道晏殊这个老狐狸。

    赵祯思忖了一下道:“致远你尽快整理成奏疏呈上来吧!”

    赵祯此言一出,章得象顿时气的满面通红,自己这宰辅竟然被林致远一个安抚使压了一头。

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