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 一触即发-《大宋第一匠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宁儿,通知周边百姓收拾东西搬到瀛州城里去,务必做到坚壁清野。”

    王宁回道:“大城县不过五百户人家,乡下人更是不多,都已搬走了。”

    王德用大军向前推进,显然他在防备着对方突然偷袭比霸州城脆弱的淤口关和瓦桥关。

    霸州城里的厢军在契丹人褪去后,便开始了建城的收尾工作。

    他们将取土填充城墙挖出来的护城河修整好,引入拒马河水灌满,又在城墙多处垒好烽火台,直到几日后霸州城才算修建完成。

    至此霸州城才算完工,护城河,瓮城,烽火台,角楼,箭楼等一应俱全,辽军再想来攻会更加难。

    夏守赟则望着东边暗暗思索了起来,契丹人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淤口关,那里城墙虽然也算坚固却比霸州小的很多。

    虽然契丹人攻下那里意义不大,但是也不能眼看着对方攻下来。

    夏守赟此时也有了百名斥候,每日给他传递各方信息,王德用大军前进三十里,并给他来信,让他密切关注淤口关方向的动向。

    林近对于三关的重要自然明白,但是时间紧迫他只能选择三关中间的益津关进行修建。霸州城扩建一里刚好将益津关圈到城内。

    而瓦桥关和淤口关则要放在将契丹人打退后再行修建。

    此时前线双方势均力敌,已方又有城池的优势,林近觉得没理由打输,对方只要敢全力进宫某一个关口,霸州城驻军和王德用大军便可以合力前去支援。

    而林近此时已经在高阳出发到了瓦桥关,休整一夜在汇总了各方消息后,他便与守将李琦告辞径直向霸州城去了。

    夏守赟隔了半个月后再次见到林近,他显得更是热情了,拒马河岸有霸州这么一座雄城,契丹人是非常难受的,这都是林近的功劳。

    “王都总来信让我密切主意淤口方向。”

    林近道:“契丹人去打淤口,我就去打幽州城!”

    夏守赟无语,“幽州城虽守军不足两万,但是契丹骑兵回援速度快,到时怕是撤退都来不及。”

    林近摇头道:“霸州城里兵太多了,留两万禁军三万厢军就可以了,其他的都派去与王都总会合吧。”

    夏守赟搞不清林近要如何攻打幽州城,遂也不再多问。

    “经略使的意思是让王都总与契丹人正面决战”

    林近道:“我大宋二十五万禁军对付二十万契丹骑兵,应该不会败吧!”

    夏守赟面色一变,应该不会万一败了怎么办?

    林近又道:“我先去休息会儿,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契丹人的动向。”

    林近走了夏守赟却忧心忡忡,河北路就这么多兵,一旦败了几座大城虽还能保证不失,但是也不敢出城迎敌啊!这风险太大了。

    这次慕容云浅也强烈要求跟了来,一连两日这对双胞胎姐妹跟着林近在城墙上望风。

    热气球虽加了推进装置也是没多大作用的,想要从空中飞向幽州城方向,必须有足够好的风向,只有这样才能速度更快。

    耶律重元和萧惠两人想着围点打援与宋军主力来一场硬仗的时候,林近则想着趁此机会偷袭幽州城。

    只要空降一千陌刀手进了幽州城强行打开城门,放自己这一万五千骑军和五千陌刀手进城,城里的两万守军就是粘板上的肉。

    霸州城里有五万禁军十二万厢军,夏守赟听林近的吩咐分派了三万

    禁军和七万厢军去与王德用汇合。

    王德用的兵力顿时达到了二十五万之巨,这可是实打实的二十五万。

    而此时王德用的军队已经开拔到了霸州城与淤口关的斜后方,与契丹骑兵只隔着一条拒马河,两者直线距离不足百里。

    此时契丹人只有两个选择,越过拒马河围困淤口关引宋军来驰援,或者退回幽州暂时休战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