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建党-《大宋第一匠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曹丹姝

    摇头,“章得象和晏殊不会答应的!”

    “不试试怎么知道。”

    曹丹姝又问道:“那武将呢?”

    林近解释道:“军人不可以入党,党派只允许文官加入。”

    “立民党与富民党,你帮我写好,我下旨意试探一下?”

    林近急忙点头,“试试无妨。”

    他离开御书房去写了份建党的文书。

    为了杜绝党争,维护大宋的统治,维护皇帝的权威。

    为了大宋百姓丰衣足食过更好的日子,朝廷准备两个党派。

    其一为富民党,指定韩琦为建党人,其二为利民党,指定贾昌朝为建党人。

    至于建党的理念则是让他们自己去想。

    第二日政事堂就炸了锅。

    贾昌朝一脸懵逼的看着曹丹姝发下来的懿旨。

    “章相、富相,此事你们怎么看?”

    章得象呵呵笑道:“圣人既然如此要求你去做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......这我不懂建这党派有何用!”

    章得象又道:“我们也不懂,也许是让你和韩琦吵架用的吧!”

    贾昌朝又看向晏殊,“晏相,你的意思呢”

    他很希望晏殊和章得象能将这份懿旨封驳回去。

    晏殊道:“你问我不如问韩琦。”

    韩琦道:“既然两位宰辅不反对那就建吧!”

    林近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,政事堂的几个人只当这是曹丹姝瞎想出来的东西,根本没当回事。

    林近却不这样认为,韩琦、富弼、欧阳修、范仲淹、张方平等人是一路人,他们与贾昌朝、庞籍、文彦博等人是对立的,这就会产生纷争,从而越演越烈。

    最后把晏殊和章得象也拉下水,然后王安石、苏颂、王珪这种新人也会选择一党加入。

    对皇帝也是有好处的,他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两方人马的意图,从而一直稳坐钓鱼台,哪一方弱势了,稍微拉一拉偏架,继续高枕无忧。

    林近建议曹丹姝给这两个党派各提供了一处办公场所供他们使用。

    韩琦和贾昌朝两人在皇城外的街上面对面站着,韩琦身后的牌匾是富民党,贾昌朝的背后是利民党。

    地方有了接下来就是拉人了,韩琦找到欧阳修和富弼,贾昌朝拉着夏竦、文彦博等人加入了党派。

    结党这种事是会上瘾的,尤其是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人,但是他们也有顾虑。

    朝廷不允许的时候他们偷偷结党,朝廷允许了他们有些人又担心会不会秋后算账。

    尽管曹丹姝三五次解释不会秋后算账,仍有很多人不敢加入什么党。

    林近却不着急,党派建立起来了,让他们慢慢发展就是了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包拯以百分之五中央钱行份子为抵押,从内库借来了五百万贯银钱用来应付北方的战事。

    林近看着曹丹姝递过来的契约笑道:“连个还款日期都没有,你被包黑子骗了。”

    曹丹姝一瞪眼道:“他敢,当时他说税收收上来就还的。”

    林近又道:“告诉你一件好消息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好消息?”

    “亩产五千斤的农作物,已经又种下去了,明年的种子可以种植几千亩地,年产上亿斤。”

    曹丹姝惊讶道:“前年有传言说西北出了亩产五千斤的农作物,难道是真的?都以为是谣言呢!”

    林近点头道:“是真的,是我一直让人瞒着,范公不肯进京也是为此。”

    曹丹姝激动的道:“你给我点种子,我试试是不是真的亩产五千斤。”

    “我让人从汴梁城送过来了一些,明日给你送到宫里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林近劝道:“你总将我留下会让宰辅们有意见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找人挖密道。”

    林近笑道:“......洛阳皇城可不是汴梁皇城,你还能挖到宫外去?”

    “那就迁都回汴梁城。”

    林近无语的道:“净瞎折腾!”

    曹丹姝道:“包拯可没少跟我哭诉,这几年朝廷收入锐减,他这个三司使不好当。”

    林近道:“那能怪谁?当初我就说过,汴梁城的交通是得天独厚的,章得象非要蛊惑官家迁都,如今三司都穷的揭不开锅了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