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七章 当头一棒-《城姬三国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比例其实同样大了一些,毕竟识字的基本上都还在识字并传承后人,而不识字的,已经死了许多,全靠分母减少在提升!
    不过也只有楚国,属于真正爆发式的增长,毕竟以比例来说,如果没有楚国,现在荆扬两州人口而论,掌握读写能力,应该不超过二十万,然而楚国却五倍于此。
    换而言之,掌握读写能力的“人才”中,七成是原本应该无缘于此的平民,还有一成则是因为外地世家豪族的迁入——这部分人的识字率、读写掌握率都极高,会拉大比例。
    而平民中诞生的,掌握读写能力的这部分人,基本都集中在十三到二十岁,甚至……有四分之一是女性!
    十九世纪初的法国,男性识字率大概在一半左右,女性在四分之一左右——注意是“识字”。
    如果仅计算二十岁以下的人口的识字率和读写率,楚国其实也并不逊色。
    只是总体而言,就要弱不少,毕竟基础薄弱!
    不过哪怕如此,对这些外来的考生,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……
    最初的时候,因为在安排的大型客栈中,还有不少外地来的楚国生员,这些楚外的考生,一来是为了探探楚国考生的底,二来也是为了扩展下人际关系,大多都主动交流。
    然而不交流不知道,这一交流,发现这些楚国生员,许多都……
    “你是颍川来的?俺知道,俺爹说了,你们那读书人很多!”
    “喏,俺娘腌的咸梅子,你拿去尝尝。”
    “我叫王金,黄金的金……有钱的黄金、不是造反的黄巾,字丰收,你叫啥?”
    “你别和他多说!你别看他丰收丰收的,家里就是个奸商,上次给我家砌墙,还用二手砖……”
    “你有意思不?跟着外人面你提这些干啥?你娘生病,我没给你送老母鸡吗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楚国诸生大多很热情,不过诸如此类毫无营养、土里土气的对话,占了绝大多数!
    一开始的时候,这些楚外来的年轻才俊,还暗自鄙夷,不过随着遇到的楚国生员越来越多,这些楚外的年轻才俊,心也越来越沉……
    这“当头一棒”,似乎……比“下马威”更势大力沉!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