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 身份被盗用-《文娱:系统逼我当明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自金城成为《明日之星》的主演后,他的音乐是否原创一直备受争议。

    在比赛之前,从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音乐天赋。

    比赛结束后,他就像消失了一样,没有任何新歌。

    因为金城在“明日之星”比赛的短短几个星期内就能连续创作出5首原创歌曲。

    赛结束后,如果专心创作,就能很快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并非如此。

    这种行为使人怀疑鲁昂的原作是真是假。

    这种行为是没有天赋的。

    当然,笔者个人愿意相信,金城有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。

    但通常情况下,一张专辑可以包含一半的老歌。

    如果他真的想发行一张专辑,鲁昂只需要写三到五首新歌就够了。

    这么长一段时间,都没有透露过新歌或专辑制作的信息。

    只能解释为:金城没有上进心。在《明日之星》中获得了一定的名气后,他就满足了。

    沾沾自喜,停滞不前。

    也许,天赋是否存在是无法检验的。

    但不道德是不可避免的。

    这种盗用了歌手身份,又无才无德的人,不仅不配参加《我是歌手王》节目。

    它甚至会降低水平和质量《我是歌王》

    请主动退出比赛。

    这篇文章在各个平台大规模出现后,引起了热烈的讨论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热议还没有引起太大的异议。

    在《明日之星》中,金城演唱的几首原创歌曲仍在十大流行歌曲之列。

    鲁昂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。

    不过,这篇文章的出现也在很多人心目中留下了印象:

    “我是歌手之王”的水平很高,鲁昂通过作弊获得了参赛资格。

    这个印象并没有错,因为在所有参与节目的人当中,金城是唯一一个没有出过正式专辑的人。

    他也是歌手履历最少的人。

    这不足以影响大家对金城音乐的喜爱,但会让人心里觉得怪怪的。

    与互联网上的舆论相比,“我是歌手之王”的第一张榜单出现后,音乐界掀起了巨大的骚动。

    《我是歌王》是近十年来乐坛唯一的歌手型综合比赛节目。

    它甚至是由音乐协会亲自协办的。

    这就相当于能够在这个节目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和口碑,将来也会在圈内获得相应的地位。

    除了极少数地位早已确立的顶尖歌手,大部分都在想方设法挤进这个节目。

    尤其是当曾经公认的歌王李兴安确认以歌手身份加盟《我是歌王》节目时,更是激起了圈内歌手的热情。

    当第一批7位歌手的名单被秘密泄露的时候,虽然很多歌手很不高兴,很沮丧,很失望,但他们至少是被说服的。

    毕竟,即使是最年轻的刘亦航也有上千万的粉丝,最高的流量,去年销量第一的单曲专辑。

    其他歌手的简历也很不错。

    然而,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,节目组最终公布名单后,7位首发歌手竟然增加到了8位。

    新加的人原来是金城。

    是金城不守规矩,傲慢自大,一点也不在乎圈子和规则。

    是的,金城唱的那几首原创歌曲的质量在“明日之星”确实是非常高的。

    即使是讨厌金城的人,也会在心里承认。

    然而,鲁昂从未发行过一张专辑,他成名的时间也很短,可以算数。

    一个从来没有出过专辑,甚至连真正的歌手都算不上的歌手,怎么能把所有人都排除在第一份名单之外呢?

    谁还没有大放异彩的时候呢?

    一份仅仅是昙花一现,甚至只是昙花一现的耀眼简历,能代表未来吗?

    不管简历、资历、资历、实力,我为什么能上《我是歌王》。

    只因为他有一个非常资深的老师。

    圈内的许多歌手都在憋着自己的怨气。

    只是还没有人站出来直接把矛头指向金城。

    这种怨恨依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,只是在线下交流的时候偶尔会表达出来。

    就在怨气越积越多,即将达到顶点的时候,一篇访谈文章为怨气找到了一个出口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访谈节目,讨论的是《我是歌王》受访者涉及音乐圈的创作者、乐评人、制作人和歌手。

    其中一个面试问题是:你怎么看出道的8位歌手。

    根据面试流程,每个人都会对所有的歌手进行简短的点评。

    从采访来看,大部分受访者对金城的评价并不高。

    “有些天赋,至于其真正的实力,还需要时间来检验。”

    “是昙花一现,还是能长期流行,我现在还不能说。”

    “对于金城来说,我是歌手之王这部剧更多的是参与度,出成绩的难度很大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回答,可以算是对金城在采访中的支持和乐观。

    “金城。和其他歌手的差距是巨大的。”

    《我是歌王》靠的是力和基础,金城是首屈一指的。”

    “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过专辑的人来说,我不认为他能在&我是歌王“.”

    像这样的语句是常见的评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