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吴老,是我一时迷失心智,被钱财蒙蔽了心窍,方才酿下大错。今日醒悟,已是晚了。我愿意接受惩罚,恳请吴老看在先祖份上,从轻发落······” 王清承没有等到第二天,家中人散去不久,便匆匆赶往开封府,拜见吴居厚。 他一见到吴居厚,便跪倒在地,语气中满是诚恳与悔意,坦诚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并表示愿意承受惩罚。 吴居厚眼中都是冰霜。 他手握天子剑,杀这群硕鼠就是一句话的事。 但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几条人命那么简单,更是朝廷的稳固与皇室的颜面。 勋贵的先祖都是随太祖打天下的将领,他们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,享有无上的荣誉和地位。 当年太祖为了稳固皇权杯酒释兵权,答应过他们家族世代富贵。 若杀了这些勋贵,无疑会引起朝廷动荡。 权衡利弊,吴居厚决定从轻发落。 吴居厚缓缓开口:“王家的作为,简直罄竹难书,即便是抄家砍头也不为过。既然你提及先祖,你只要答应三个条件,本钦差就给你一个洗清罪过的机会。” “吴老请讲。” 既然来主动认错,自然得有挨罚的觉悟,王清承爽快地答应了。 “首先,挂靠一亩耕地,罚缴一贯钱,以示惩戒。否则天下纷纷效仿,岂不乱了朝廷的规矩?这等口子开不得。” 王清承听后面不改色,拱手道:“是我王家有错在先,我认罚,回头便会如数补上。” 四千贯而已,王家能轻松拿出。 “其次,逃税必须补齐。本钦差也不从头到尾查了,就以十年为限,所逃之税十倍补上。这个条件,你可答应?” “我答应!” 在宋朝,耕地的税收并不以产量为准,而是按亩计收,每亩固定缴纳一斗。 王家在寺庙挂靠了四千亩,十倍补齐便是一亩一石,连续补十年,就是四万石。 对于王家来说,这点粮食就是毛毛雨。 这种条件真算是从轻发落。 “最后一个条件,你们王家在寺庙名下挂靠了多少耕地,就补上同样数量的耕地,一并归朝廷所有,明天立刻办妥官契。这个条件,你可答应?” “答应,我答应!” 王清承脸色凄苦,咬牙答应。 王家有良田万余,但把八千亩耕地拱手让给朝廷,王清承还是心如刀割,疼痛难当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