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论心黑,我不如你-《大明世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没有利益,人家就不会尽心,驱使他们也就没了意义。

    无论干什么,还得行压迫啊!

    编户齐民,从来都是个大工程。

    哪怕在后世,信息咨询极为发达,也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,数百万人忙活大半年才能归拢清楚。

    在如今这个时代,真正意义上进行人口普查的,只有明初时期。明朝的“户帖”,被西方统计史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。

    由于这些年忙着打仗,编户齐民自然就落后了,也没有精力去做。

    况且,此一时,彼一时。

    建立绍武政权后,皇帝就直接废除了丁税,也就是人口税。

    既然不需要收税,那对人口的统计也自然废驰,如果不是需要服徭役的话,地方官对于人口真没啥概念了。

    丁税的废除,这直接解放了人口,大量隐蔽的山民们都络绎不绝地下山民成了民户。

    同样,贱户的废除,也让许多人获得新生,列入到了编户之中。

    另外,大量的杂税,摊牌被废除,在农村,田税成了唯一征税,不知道减轻了百姓多少压力。

    毕竟从古至今,正税一直都是最低的,唯独摊派和杂税,最为压死人。

    而为什么皇帝喜欢收商税?

    那是因为成本低廉,要么设个关卡,要么在县城里挨家上门,仅仅依靠衙役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话回前头,编户齐民虽然消耗大,但却不能不搞,一时的停滞只是权宜之计。

    和尚和道士,必须要被驱使。

    赵舒脚步匆匆地求见皇帝。

    等了好一会儿,才见皇帝缓缓走来:“赵卿有何事吗?”

    “臣之所想,在于编户一事。”

    赵舒连忙将刚才的讨论提及了一遍,尤其是重用僧侣,国子监学生,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。

    “哦?你们是不是忘了。”

    朱谊汐突然想到了什么,直接道:“我在玉泉山还建了个演武堂,数百人在那里训练读书,他们也可以加入其中。”

    “辽东如今虽然是军管,但长久起来可不行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那些监生,说是干活得力,可授予县官之职,但不要告诉他们在辽东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