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通 络-《继绝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段有谦然道:“公孙娥遭遇惨烈,其雪仇之心之行令人敬佩,任谁皆会搭手相助,况她亦救了我韦陀师父,倒是不必再谢来谢去了。”

    无为先生笑道:“你武功高强,又不居功自傲,处事张驰有度,必能成为拓跋珪皇帝这样的大英雄。”

    段有摇头道:“我只想找到玲儿,杀了吕典等恶贼,报父母被害之仇,无意当甚么大英雄。”

    “找到令妹,报得父母之仇之后呢?”

    “我早已想好,玲儿长大后,帮她找个好夫婿,我则一生守护玲儿,让她喜乐安康,永不再有忧虑、困顿。”

    无为先生问道:“你已扬名魏国,很快将名满天下,若是有人推举你雄霸一方,或是如拓跋珪皇帝这般,建立一国,谋图天下,你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段有沉默片刻,说道:“先生此问,数月前在凉州高沟堡,陈华爷爷也问过,问法尽管不一,意思却是一样,我当时回话,从未有过此等念头,只愿身边兄弟自耕自种,吃饱穿暖。这些时日来,我从凉州来此,一路上见流民、乞丐不断,到处都有战争,心中就想,为甚么皇帝、国王们要争霸天下?他们争强好胜,两人对决便是,为何要到处抓丁、拉夫,让百姓互相厮杀?皇帝、国王们为了他一人或他一家人过得好,便要让一国百姓失去家人?他可曾想过,在他眼里微不足道的一兵一卒,一个农夫、小贩,在其家人那里,却是头上的一方天,脚下的一方地,是全家人的希望和寄托……”段有说着,脑中现出父母、玲儿音容笑貌,现出陈积、陈忠、汤鱼儿等无名无姓的孤儿,禁不住,眼泪淌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说得好,问得好!盛无为自愧不如。”无为先生眼眶潮红,连连感叹,“前日我在府上,酒后自吟阮籍《咏怀诗》,不止思念小姑,心内亦有鸿鹄之志不得一展之憾,今番听君一言,我如醍醐灌顶,好,问得好!帝王们可曾想过,在他眼里微不足道的一兵一卒,一个农夫、小贩,在其家人那里,却是头上的一方天,脚下的一方地,是全家人的希望和寄托!”他喃喃而语,已自痴了。

    无为先生不知,段有八岁丧父失母,唯一妹妹丢失,孤身远避大漠八年,其间心之煎熬、生之艰辛,难以言表,回凉州后,身边几乎尽皆穷苦孤儿,段有感同身受,终日心盼无有战争,无有祸端,故尔思虑颇深。而他则出生世家望族,从小锦衣玉食,虽有遍寻小姑之寂苦,却难以同草根百姓之苦相提并论,是以虽有所悟,却说不出段有这番话来。

    静默半晌,无为先生说道:“你心仁厚至此,我实未想到。前日你婉拒拓跋皇帝封赐,想是不愿因你起战争?”

    段有说:“当时我听到踏平凉州四字,心中颇是痛楚。先生,凉州是我父母之邦,生养我之地,我怎能带兵反噬?换作是你,能做吗?”

    无为先生心内一震,半晌无语。

    过会,无为先生像是忽然记起一事,问段有:“你何时见过姚仁?”

    “我来平城之前,已快两月了。”段有说,“你认识他?”

    无为先生点点头,又问:“你们交过手?”见段有点头,一笑,又道,“姚仁剑法,不是你打狗棒对手,若比掌法,你可是先吃了小亏,后来凭游斗胜了他?”

    段有说道:“我俩未比兵器,掌法我并未胜他。”遂将当日情形说了一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