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当初他们发五专的时候,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 “太强了。” 一家媒体报道中是这么写的——— 【对于歌手们而言,和crown处在同一时代显然是一场噩梦,在他们的光芒笼罩下,其他人都会沦为配角。】 【但对整个音乐市场而言,crown的存在却是奇迹。如果没有他们,我们恐怕不会知晓一张音乐专辑的上限在哪里,我们也不会知晓,热爱音乐的人们仍有那么多,crown并不是一枝独秀,他们带领更多歌迷走进音乐殿堂,让整个市场更加繁荣。】 而在海外,crown新专爆发的销量也引发了瞩目——— 北美市场上,发行后即登上billboard的是《呼喊》这首歌,对于北美的歌迷们而言,了解《电灯》讲述的故事是很难的,但《呼喊》对耳膜的冲击力却是实打实的。 《童话之春》《乐园》两首歌同样上了榜,杨艇创作的《停下》虽然没有上榜,播放量距离上榜已经并不遥远。 从某种程度上说,《狂想曲》的成绩已经接近本土歌手的成绩,北美各大音乐平台自然更认真去宣传crown这张专辑。 可以说,《狂想曲》并没有盲目地去追随北美目前的市场潮流,它和榜单上排名靠前的专辑风格完全不同,但任何一张专辑、一首歌曲都有人偏爱,crown或许只抓住了少部分人的心,但能抓住少部分歌迷,已经足够让crown在市场上立足。 “不敢相信,这真的是一张非英文专辑?” “我敢说,如果它是一张英文专辑,它完全可以爬到更高的位置,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合我口味的歌了。” “《北方周报》一直批评的就是它?” 《狂想曲》在北美地区的热度来源于音乐平台的大力推广,以及《北方周报》所炒作的crown威胁。 原本并没有很多人知道crown,但在《北方周报》的宣传之下,crown俨然成为了最具知名度的海外歌手。 歌迷们一向是猎奇的,《北方周报》越是强调crown的威胁,歌迷们就对他们越好奇。 刚看到《狂想曲》的封面时,北美歌迷心中不禁怀疑,这就是《北方周报》所谓的威胁? 因为专辑的封面可以说是平平无奇,完全没有新鲜的概念,和榜单上的其他炫目的专辑相比,这张专辑只是普普通通,至少不是让人第一眼就有欲望点进去的专辑。 “既然《北方周报》都这么说了,我就听听看。” 吉米克劳德看了眼billboard排名靠前的几首歌曲,有几首新歌的确很火爆,却让他提不起去听的兴致,虽然身边的朋友都推荐过,媒体也在反复提及这些歌有多好听,但听过之后,吉米只觉得很失望。 他需要的是能立刻打动他的音乐。 吉米听专辑通常来自身边朋友的推荐,他有时候也会去论坛、ins上看其他人的评论,或者翻b榜。 但一年中总会存在这样的时期———不管是b榜还是ins,或者其他任何平台,他都很难找到让自己心动的歌。 吉米家住在北部,《北方周报》是家里必订的报纸,他觉得《北方周报》很爱造谣,但家里人却喜欢看那些抓人眼球的故事,他怀疑《北方周报》的主编是个长舌头的男人,最爱的是就是摆一个转盘,把箭投上去,来决定这一天究竟黑谁。 crown这个组合是《北方周报》这天的目标。 第(2/3)页